金秋的江蘇科技大學長山校區,一場為2026屆畢業生舉辦的秋季校園綜合供需洽談會,正涌動著一股蓬勃的朝氣與希望。超過400家優質企業、18000個就業崗位,如同一個微縮的“人才高地”吸引了5000余名學子攜夢而來。

這火熱的場景,正是江蘇科技大學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以體系化布局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的生動縮影。“學校的就業工作,是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一盤棋’。”江蘇科技大學校長嵇春艷表示,“我們始終堅定不移服務國家所需、聚焦行業所盼,以全員參與的強大合力,確保畢業生不僅能‘順利就業’,更能‘高質量就業’。”
頂層設計:繪就高質量就業“導航圖”
就業工作不僅是民生之本,更是檢驗辦學成效的“試金石”。為此,學校構建了一套特色鮮明的工作體系。

“一把手”工程,壓實責任鏈條。校領導班子成員率隊奔赴全國各地,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從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到中國船舶集團701所、719所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從深圳、廣州的開放前沿,到重慶、武漢的產業重鎮,再到廣西、山東的鄉村振興一線,都留下了校領導走訪調研的足跡。這一次次的“走出去”,是學校主動對接區域發展和企業需求,引導畢業生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戰略舉措。

動態化調整,優化人才供給。學校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江蘇“1650”產業體系建設需求,動態調整和優化專業布局。近年來,新增“海洋信息工程”“增材制造工程”等戰略性新興專業,確保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同頻共振。數據顯示,學校畢業生在船舶與海工、軍工、新能源等國家重點行業就業比例持續穩定在40%以上,專業對口率超85%。

“船魂”引領,厚植家國情懷。學校以“船魂”精神為引領,構建“感知行業—了解行業—熟悉行業—融入行業”的四步進階就業指導體系。通過精心組織的就業指導與動員會,專業負責人深入剖析行業前景,鼓勵和引導畢業生響應國家號召,“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這種融入專業教育的“就業思政”模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報國熱情和行業認同感,近年來,學校90余名學子積極投身西部計劃、鄉村振興計劃。
產教融合:打通高質量就業“快車道”
藍圖繪就,關鍵在于行動。如何將“崗位”請進來,讓“學生”走出去?江蘇科技大學的答案是:不斷創新機制,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三維聯動”,訪企拓崗出新效。學校創新實施“技術合作拓寬崗位供給面、校友資源提升人崗匹配度、產教融合優化人才培養鏈”的“三維聯動”訪企拓崗機制。2025年,上海校友會主動對接母校,組織校友企業組團返校招聘。校友企業家代表鮑波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校友平臺反哺母校,助力學弟學妹職業啟航。”船海學院黨委加入崇川區船舶海工產業鏈黨委,揭牌大學生就業實踐基地,構建起“黨建+產業+人才”三位一體的發展新格局。

共建共享,協同育人結碩果。學校堅持“校企共建、科研共享、人才共育”的聯動理念,努力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把課堂移到生產一線。與揚杰科技合作開設“揚杰”微電子卓越工程師班,企業開放全鏈條產業資源攜手育人;與沙鋼集團等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和就業機會,打通校企協同育人壁壘。近年來,學校獲批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2個省重點產業學院建設點。2025年,學校獲批5項省級大學生企業實習實訓基地,數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為學生提供了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實戰平臺。

沉浸體驗,職場認知提前塑。組織學生走進江蘇省交通工程集團、江淮水利集團、中國移動等大型企業進行實地參訪,讓學生“沉浸式”體驗職場環境,深入了解企業崗位需求和技術前沿,幫助學生提前建立清晰的行業認知。每年暑期,學校選派百余學生到船舶行業企業參加為期1-2個月的“揚帆啟航”實習實訓活動,顯著提升學生的行業認同感和就業技能。

精準服務:賦能高質量就業“最后一公里”
面對畢業生多元化就業需求,精準化、個性化的就業服務尤為重要。學校努力將就業服務做細、做實、做到學生心坎上。
精準指導,滴灌式幫扶。學校建立就業意向動態數據庫,通過“啟航生涯發展”工作室等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在招聘會現場開設的“簡歷門診”,由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為畢業生“把脈問診”,優化求職材料。針對困難群體,構建“經濟幫扶+能力提升+心理疏導”三位一體援助體系,設立專項求職補貼,開設特訓營,近三年累計幫扶300余名困難學生實現100%就業。

精準對接,多元化渠道。學校精準化對接專業特色和畢業生期待,2025年春季招聘會遴選142家優質單位提供3500余個崗位,將參會企業按“船舶海工裝備制造”“新材料”等16大領域分區布展,畢業生簡歷投遞效率大幅提升。還開設“西部計劃”“鄉村振興計劃”政策咨詢區,鼓勵學生服務基層;聯合地方開展“聚鎮”“歸雁”計劃,吸引人才留鎮發展;專門開辟“東北人才專區”,服務區域人才振興戰略。

“一站式”服務,便捷化體驗。在學生社區創設“學工主題艙”數據大屏,常態化提供“一站式”就業創業咨詢與服務,讓學生足不出校就能獲取政策解讀、崗位信息、見習申請等全方位支持,極大提升了就業服務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結出了豐碩成果。學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尤其是服務船舶行業貢獻突出,為江蘇乃至全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學校就業工作連續多年獲省教育廳高校就業質量量化考核A等次。
在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上,校黨委書記楊建新在題為《以高質量就業助力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集群建設》的交流發言中,系統總結了學校凝聚全員合力、優化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的就業工作“江科大經驗”。他表示,作為江蘇省唯一一所以船舶海工產業為服務面向的行業特色型高校,江蘇科技大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指示精神,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質量,筑牢民生之本。
未來,江蘇科技大學將繼續心懷“國之大者”,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關于穩崗促就業的要求,充分發揮辦學特色和行業資源優勢,持續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助力畢業生在持續不斷的“推背感”中跑出就業“加速度”,為服務國家戰略、助推行業發展、實現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