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江蘇科技大學迎來辦學92周年校慶,校園里洋溢著“回家”的溫馨氣息。來自五湖四海的校友跨越山海重返母校,重溫青春記憶,共敘師生情誼,共話江科大發展。
祝福從云端“空投”而來
“祝愿母校生日快樂”“感恩懷源,故土情長”“無論走到哪里,母校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們奮發進取”……校慶日當天,學校隆重舉行“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海外引才工作站暨海外校友會正式成立。來自芬蘭、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葡萄牙等地的校友通過視頻發來祝福,表示將為母校國際化建設和產教融合貢獻力量。
座談會共敘發展 共商合作
“畢業30年,從青澀少年到職場中堅,滄海桑田,初心未改?!蹦軇訉W院1995屆校友周旭輝的發言,道出了無數校友的心聲。自動化學院1995屆校友回憶青春往事,并向學院捐贈紀念物品;經管學院播放的畢業30周年紀念視頻中,AI技術讓一張張老照片煥發新生。這樣的溫情場景,在各學院輪番上演。

校友返校,不僅是情感的“懷舊之旅”,更是合作的“賦能平臺”。在學校2025年度校友工作座談會上,校黨委書記楊建新為侯潤石校友頒發校友企業家聯盟第二屆輪值理事長聘書。來自各地的校友代表紛紛建言,從“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閉環生態構建,到支持糧食學院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為母校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校友企業家代表——國泰新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素龍、杭州凱爾達焊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潤石、安徽開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曉敏表示,將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更具活力的校企合作新生態。
近年來,學校聚焦 “提升溫度、延伸維度”,不斷升級校友專屬服務體驗,在生活關懷、學習支持與創新創業等方面推出十二項舉措,持續提升校友工作質效。

跨代同框 傳遞成長智慧
在外國語學院返?;顒又?,一幕“跨代同框”的畫面令人動容——2005屆校友龔霽晴攜父親、1972屆校友龔錫標一同回到校園。父女并肩漫步夢溪校區,斑駁的梧桐樹影承載著兩代人的青春印記。座談會上,龔霽晴看著一張張老照片,動情地鼓勵學妹們:“相信自己,勇敢在人生曠野中奔跑?!?/p>

“理苑下午茶”成為“學長帶學弟”的新橋梁。2027屆校友史彥彬,2009屆校友董宇結合自身經歷,為學弟學妹答疑解惑,“專業是敲門磚,綜合實力是通行證”的叮囑,傳遞著成長智慧。機械工程學院邀請江南造船潘波、周寶玉等校友,與學生面對面分享“敬業、專注、精益、創新”的工匠精神;環化學院校友孫長江則用樸實的語言,與2025級新生分享創業故事。

老地方打卡 舊時光重逢
味蕾是記憶的鑰匙——“那一口紅燒肉還是老味道”。校友們沿著熟悉的道路走進食堂,手持餐券品嘗“回憶餐”,瞬間被帶回那段青蔥歲月。餐后,他們漫步林蔭道,打卡教室、圖書館、操場、宿舍樓,在老校區標志性雕塑前整齊列隊,用鏡頭定格“再做一次同窗”的珍貴瞬間。
校史館內,校友們凝神端詳,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回顧母校的發展征程;在畢業照系統前,他們興奮地尋找班級合影,指認同學,笑聲與感嘆交織,青春記憶鮮活重現;當得知學校于2025年9月獲贈一面曾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時,大家紛紛駐足凝望,心潮澎湃,倍感自豪。檔案館推出“我與校友心連心”查檔活動,為校友準備特別的“青春盲盒”——前92位申請者可領取專屬學籍卡“限定皮膚”,驚喜與溫情并存。

從夢溪校區的歷史積淀到長山校區的現代化布局,從綜合實力的不斷攀升到校園環境的煥然一新,母校的變化讓校友們倍感自豪,紛紛點贊。
時光會老,情誼不散;校園會變,初心不改。隨著各學院返?;顒訄A滿落幕,江蘇科技大學92周年校慶校友返校季畫上圓滿句號。從畢業10年的青年才俊,到畢業40年的行業前輩,校友們帶著對母校的眷戀再度啟程。而江科大也將繼續以“校友為友、以校友為榮”,搭建更多聯結情誼、賦能發展的平臺,期待與全球校友在下一個華誕,再敘芳華!
(撰稿:文軒、校友辦、各學院 初審:羅文 二審:鄒佳靜 終審:張強 編輯: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