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號召,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童心船承”實踐團于暑期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顒泳o密圍繞基層社會治理大局,聚焦文化傳承、科技普及與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在服務地方發展的同時不斷提升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科技賦能基層,文化浸潤社區
7月14日至25日,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童心船承”實踐團走進鎮江官塘街道與莊泉社區暑托班,開展“船舶科普進社區,航海夢想從童年啟航”主題活動,依托專業優勢設置船舶發展史講解、船模展示與航海趣味游戲,在寓教于樂中普及船舶科技知識,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與航海夢想;結合中國人民抗戰勝利80周年節點,團隊舉辦“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宣講,以生動故事弘揚紅船精神,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厚植家國情懷;同時融入生態文明教育,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提升社區環保意識。系列活動不僅豐富了暑托班課程內容,更在文化傳承、思想引領與生態倡導中展現了船海學子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青春風采與責任擔當。

服務基層治理,助力城市發展
暑期以來,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童心船承”實踐團積極參與鎮江“宜游鎮江”夏季文旅消費季“潤州明月夜”嗨GO嘉年華、“青年人才城市漫游”等市級重點活動,承擔現場秩序維護、游客引導等志愿服務任務,以實際行動展現青年責任與擔當。在“青年人才城市漫游”活動中,團隊成員與來自全國的青年才俊一道探尋鎮江的文化底蘊與現代風采,在交流中碰撞創新思維、傳遞青春能量,為推動鎮江建設宜居宜業的青年友好型城市注入青春動力。

傳承非遺文化,激發創新動能
7月30日,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童心船承”實踐團走進鎮江民間文化藝術館,深度挖掘和體驗本地非遺文化。團隊成員在專業講解員引導下參觀非遺展區,探尋太平泥叫叫、鎮江竹編、恒順香醋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并親手參與泥叫叫制作、竹編工藝體驗,在互動中感受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此次沉浸式實踐不僅增強了青年學子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也以青春之力助推鎮江非遺的傳承與創新,為地方文化振興注入了蓬勃活力。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不僅是一次直觀生動的文化體驗,更是一場深入心靈的思想教育與責任啟迪,讓青年學子在沉浸式互動中感悟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賡續非遺血脈的過程中,激發投身民族復興偉業的使命擔當。船海學院將繼續立足專業優勢,把立德樹人與服務地方緊密結合,引導青年在知行合一中錘煉品格、增長才干,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廣闊舞臺上貢獻智慧與力量,以實際行動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注入不竭的青春動力。
(撰稿:王荃 初審:程鵬 二審:丁紅 編輯:程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