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吳秀霞 報道 7月16日,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在江蘇科技大學開幕。來自全國160所高校的428支隊伍、3300余名師生參賽。
本屆大賽以“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智慧水利創新設計”為主題,旨在推動節水優先、人水和諧、可持續發展及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大賽聚焦智慧水利前沿,鼓勵參賽隊伍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探索水利工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助力實現“人水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此次大賽不僅是展示水利學子創新成果的舞臺,更是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服務國家水利戰略的重要載體。大賽自2009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我國水利學科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學生競賽平臺,累計培養了數萬名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水利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江蘇科大以“船舶、海洋、蠶桑”三大辦學特色著稱,被譽為“中國造船工程師的搖籃”。該校深度參與航母、載人深潛器、國產大型郵輪等“大國重器”研發,并在航道建設、港口工程、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據介紹,江蘇科大將“雙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了“理論學習—實踐實訓—學科競賽—創業孵化”四位一體機制,為水利學科創新提供了堅實支撐。
本屆大賽規模創歷史新高,共有92所高校的168組作品入圍決賽。參賽隊伍圍繞智慧灌溉、生態修復、水資源高效利用等方向展開激烈角逐,通過實物展示、模擬演示、答辯評審等環節,爭奪特等獎、一等獎等各級獎項。大賽評委代表指出,參賽作品普遍體現了“技術先進性+應用可行性”的雙重特點,不少項目已與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大賽期間還舉辦水利創新論壇、校企合作簽約儀式等活動,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
相關鏈接:中國船舶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