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研究生“雙碳”創新與創意大賽在武漢理工大學圓滿落幕。
本屆賽事共吸引了來自全國276所研究生培養單位,共提交作品2636份,經過初賽評審后,267個項目成功晉級決賽,最終決出一等獎52項、二等獎154項。在本屆中國研究生“雙碳”創新與創意大賽中,研究生工作部和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精心宣傳和組織,參賽項目數和獲獎數都獲得新的突破。經過激烈的答辯對決,我校獲得國家級獎項2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5項,學校再次獲評“優秀組織單位”。

大賽開幕式校旗入場環節

獲獎師生團隊合影

我校獲評全國“優秀組織單位”
我校生物技術學院姚慶昕、楊光、劉佳鑫、李建賓、黃帥五位碩士研究生組成的“桑碳智研局”團隊榮獲全國一等獎,指導老師方榮俊獲評優秀指導教師。該項目緊扣“雙碳”主題,突出了在藥用真菌菌種馴化、培養方法兩個方面的創新和應用。項目致力于我國食用菌領域低碳化培養技術的創新,開創了以樹葉(桑葉)培養食用菌(桑黃)的全新技術方案,具備無需砍伐森林、不燃燒煤炭,不占用耕地搭建大棚、不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杜絕化學藥劑對土壤侵害等諸多技術優勢,產品品質可控。培養后的廢棄物仍然可飼養家禽,杜絕二次碳排放,對環境零污染;培養的桑黃藥用成分(DNJ、硒元素,黃酮、多酚、三萜等)含量高、藥效好,已成功應用于抗癌研究。研究成果包括人工馴化獲得的優異菌株3株、4項發明專利、多篇論文等,該項目前已成功應用于部分生物企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據悉,中國研究生“雙碳”創新與創意大賽是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主題賽事之一。本屆大賽以“智慧雙碳,創享未來”為主題,賽題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布局,設置八大專業賽道,參賽作品涉及新材料、新能源、儲能、低碳、碳捕集、碳市場及計量體系等領域,涵蓋環境與綠色科技技術、新材料與新能源技術、電子信息技術、未來人居設計與制造、生態農業技術以及雙碳領域政策、機制與體系創新等。大賽旨在打造具有社會意義和產業價值的作品,挖掘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技術與產業相結合的創新項目。
(撰稿:張俊豪 初審:程鵬 二審:丁紅 終審:周春燕 編輯:程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