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研究生“美麗中國”創新設計大賽工業產品設計賽道成績揭曉,我校研究生表現卓越,榮獲5項國家級獎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這是我校研究生首次在該項比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

獲獎項目介紹:
團隊名稱:珊珊來遲隊
參賽隊員:宋燦燦、張馨悅、孫永耀、李雪、徐玉琪
指導老師:劉李明、李望熹
賽道組別:工業產品設計
項目簡介:團隊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珊瑚保護聯盟”保護珊瑚礁世界遺產計劃,應對珊瑚礁“白化+敵害”問題,守護美麗珊瑚海,秉承“綠色設計”+“整合創新”理念,采用系統設計方法,在解析國內外現有珊瑚礁修復技術、裝備特點基礎上,創造性設計了一種用于近海環境下珊瑚礁修復的水下機器人,旨在解決傳統珊瑚礁采樣、種植及修復作業方法效率低、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大、潛水成本高等問題。


一等獎作品《守護珊瑚海·珊瑚衛士——珊瑚礁智能化修復機器人設計》
獲獎項目介紹:
團隊名稱:一零四戰隊
參賽隊員:蘇傲成、王禹、張溟睿、朱源、吳文兵
指導老師:許旸、姜根柱
賽道組別:工業設計賽道
項目簡介:Ocean Navigator是一款革命性的海洋清潔設備,它融合了先進的清潔新能源動力系統,旨在應對全球海洋塑料污染和油污問題。這款仿生產品基于須鯨的生物特性設計,具備強大的污染清潔能力,其內置的并聯式混合動力系統可根據工作負載自動調整動力分配。Ocean Navigator還具有出色的協同作戰能力,通過釋放三個小型機器人,能夠迅速鎖定目標,并利用漂浮纜繩圍合污染區域,為主體設備提供精確的導航信息。Ocean Navigator的設計及其技術不僅提供了海洋污染治理的創新解決方案,也體現了人類對海洋生態保護的承諾。


二等獎作品《“Ocean Navigator”海洋污染清理智能船舶》
獲獎項目介紹:
團隊名稱:起飛三隊
參賽隊員:王保強、李飛龍、李雯、王旌凱、方琰
指導導師:張禮華
賽道組別:工業產品設計賽道
項目簡介:陪護機器人手形末端執行器的研發基于視覺推理的創新,旨在通過整合先進的視覺感知技術,使機器人能夠更加精準地感知和理解周圍環境及與之互動的對象,從而提升其陪護、協助和服務人類的能力。這種創新設計的應用目的在于提升智能陪護機器人的操作精度和效率。通過視覺推理技術,機器人能夠實時識別和理解環境中的物體、人體姿態及表情等重要信息,從而更快速、更準確地響應用戶的指令和需求。其次,基于視覺推理設計的智能陪護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實際意義體現在提升機器人與用戶之間的互動質量和自然度,使機器人能夠更加智能化地感知和理解使用者的情感和需求,從而增強陪護機器人在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方面的能力。


二等獎作品《觸手可及—基于視覺推理的智能陪護機器人末端執行器設計研究》
獲獎項目介紹:
團隊名稱:Just211
參賽隊員:童靜、庫一航、陳宇麟、劉姝君、朱舜卿
指導老師:竇培林
賽道組別:工業產品設計
項目簡介:現如今,針對湖泊、水庫、水產養殖等水域對常態化水質監測的實際需求,以及在智能化、無人化多目標點水質監測技術發展的背景,傳統的水質監測領域的無人船技術雖然已經得到應用,但其智能化水平較低,且在設定監測目標點時缺乏靈活性,這些限制影響了監測效率。為了克服這些不足,提升水質監測的智能化水平,本文通過整合物聯網技術、嵌入式技術、百度地圖服務以及多目標點路徑規劃算法,研究并設計了一種新型水質監測無人船系統,該系統具備靈活設定監測點、多點路徑優化、自動巡航及定點監測等多項功能。這一系統旨在通過優化水域環境的數字化監管流程,實現對水質的高效監測,從而為水質管理和環境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三等獎作品《環保無憂——水域環境數字化監測系統》
獲獎項目介紹:
團隊名稱:智航凈源團隊
參賽隊員:黃晨峻、居煜杰、陳銳、陳文思、曹縣
指導老師:王筱蓉、姜根柱
賽道組別:工業產品設計
項目簡介:近年來我國海島產業不斷發展,但由于地理和氣候條件的限制,淡水資源的匱乏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傳統海水淡化技術和設備存在高污染、高成本、難運輸、難安裝等問題,無法滿足小型海島海水淡化使用需求。本項目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綠色智能海水淡化無人船,通過整合兩種海水淡化技術-―界面太陽能蒸發技術和RO反滲透技術,利用自然能源(太陽能和潮汐能),通過多傳感器的環境感知和自主學習算法綜合運用,實現高效能、低能耗、零排放、無人化的海水淡化,為清潔能源在海水淡化方面的利用以及海島水資源匱乏問題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三等獎作品《智航凈源——基于生物質材料太陽能蒸發器的雙系統海水淡化智能無人船》
中國研究生“美麗中國”創新設計大賽作為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賽事之一,旨在全面呈現、傳播“美麗中國”新時代風貌,推動我國藝術設計類研究生教育的專業交流與進步,激發研究生創新設計意識,提高研究生創新與設計實踐能力,培養研究生社會擔當與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向世界積極展示和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為國家、社會和企業培養和發掘藝術創新型設計人才,同時推動高校之間、校企之間在藝術設計領域內的創意創想成果轉化落地。此次工業產品設計賽道共有全國206所研究生培養單位1584支團隊,共計4420名研究生師生報名參賽。經兩輪初賽線上評審,來自133所高校的310支隊伍闖入決賽,其中47所高校100支隊伍的作品應邀參加現場決賽路演。
自賽事發布以來,我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廣泛宣傳,對反復打磨參賽作品,進一步推動學科融合和產教深度協同,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了設計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