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將文化傳承與國際傳播相融合,傳承弘揚鎮江地方特色優秀文化,11月1日,2024年鎮江市第四期社科金山學術沙龍在江蘇科技大學成功舉行。
此次活動由鎮江市社科聯、人文社科處及新華日報社鎮江分社指導,外國語學院主辦。活動圍繞“文化名人敘事與鎮江形象國際傳播”這一主題,匯聚來自省內外的40多位領導和專家,共同探討鎮江文化名人形象的建構與傳播,探索提升鎮江“山水花園名城”國際傳播力、影響力的可行路徑。活動由鎮江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孫國林主持。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宏根出席并致辭。鎮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凌繼堂,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姚雙良,人文社科處副處長張美書,鎮江市社科聯副主席謝林祥,鎮江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武衛華,鎮江市外辦禮賓新聞處處長童松強,鎮江市三國演義學會名譽會長王玉國,鎮江市賽珍珠研究會秘書長丁劍峰等參加活動。


在學術交流環節,外國語學院院長曾景婷以《西方人眼中的沈括與“夢溪筆談”》為題,闡述了《夢溪筆談》如何彰顯長江文化所具有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創新性特征,自1859 年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英語節譯指南針以來,《夢溪筆談》不斷引起西方學者的廣泛關注,通過中西方譯者和研究者形成合力,將中國科技知識和中國科技文化傳播到西方。報告詳細論證了極具鎮江地域特色的《夢溪筆談》的海外傳播及其世界性意義。

新華日報社鎮江分社社長晏培娟則以《構建“1+n”宣傳矩陣,提升鎮江城市影響力》為主題,提出鎮江可以從“詩詞鎮江”、“愛情鎮江”、“美食鎮江”等多個方面塑造城市形象。她強調,鎮江作為一座擁有三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文化名人資源。

中國船舶工業工程師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鎮江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張堅強交流的題目是《敘事與傳承:鎮江文化自信的源泉》。在發言中,他綜合梳理了鎮江文化名人的歷時性敘事、共時性敘事和虛構性敘事及其傳承,探討如何在新時代凝聚社會共識,增強鎮江文化自信。

市賽珍珠研究會副秘書長裴偉在《左圖右史 東西互鑒——近代外國人視角中的鎮江運河》發言中,利用歷史圖文資料,展示了鎮江運河的風貌,并為學術研究和城市建設提供了參考。

鎮江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文博研究館員張劍則通過《山水之間——周鎬及其“京江二十四景圖冊”》,探討了周鎬的文化影響,提出文化名人敘事對國際傳播的重要性。

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衡正安認為,鎮江以其獨特的書法資源、書法文化,不僅獨立于全國同等城市之列,甚至在整個江南鎮江這樣獨特的書法文化也是非常少見。歷時10年建成的“中國米芾書法公園”與“焦山碑林”,形成了一古一今、一南一北、一合一分的城市書法文化格局,將鎮江作為一種以獨特書法藝術,撬動整個鎮江文化發展的城市氣質已經形成。

與會者圍繞鎮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國際傳播的創新途徑展開了深入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通過文化名人的故事和地方特色的宣傳,可以有效提升鎮江的城市形象與影響力,促進鎮江文化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發聲。
今后外國語學院將繼續通過校地合作,深入參與鎮江文化建設,共同推動鎮江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為建設更具活力的文化名城貢獻江蘇科技大學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呂子青 初審:程鵬 二審:程珉 終審:周春燕 編輯:程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