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張靜張冬冬記者何佳芮)為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與實踐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引領學生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2024年暑期,江蘇科技大學圍繞“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主題,組建了1486支暑期社會實踐隊伍(其中國家級重點團隊1個、省級重點團隊15個),通過深入基層參訪宣講、實地調研、志愿服務等方式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
“井岡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國防教育素質拓展暑期集訓、“絲路”延安社會實踐團赴延安開展紅色研學活動……這個暑期,各學
院實踐團把重溫紅色記憶、發揚優良革命傳統作為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尋根之旅、鑄魂之行,探尋紅色印跡、汲取前進動力。
為發揮專業所長助力鄉村振興,各學院實踐團積極開展科技支農等活動。“錦繡江蘇”國際暑期學校開展研學實踐系列活動,引領學生將蠶桑文化和蠶絲制品的魅力傳播得更遠、更廣;“黍稷盈疇”實踐團開展糧倉實地走訪調研,深入探究儲糧現況,為國家糧食安全發展貢獻力量;“鄉約助農,生態江心”鄉村振興實踐團前往江心洲五墩村“綠色課堂教育實踐基地”,在果農的指導下,順利給10000多串葡萄“穿新衣”,確保葡萄能夠健康生長;“繪夢田間”“妙筆興鄉”實踐團分別赴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鎮江高新區蔣喬街道五洲山村,以墻為媒、以筆傳情,聚焦鄉村振興,創作出一幅幅美麗、生動的墻繪作品。
各學院實踐團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公益服務等社會實踐項目,淬煉致力于社會服務的青春底色。“語你童行”團隊成員暑期返鄉走進江蘇、陜西、遼寧等地,呼吁社會關注閱讀障礙兒童,提高公眾對閱讀的科學認識;“茶”文化民族團結實踐團赴廣西合浦縣,在西場中學進行考察調研,向學生們科普中國茶文化;“助力米芾公園音樂嘉年華社會”實踐團赴米芾書法公園開展助力嘉年華社會實踐,以舞蹈、音樂等豐富的藝術形式,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展現出當代大學生飽滿的精神風貌。
為向行業輸送更多專業人才,江科大組織學生赴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等船企開展暑期實訓,學生們全流程、全方位參與造船各個環節,深入了解新能源船舶建造、港航物流、大宗商品貿易等產業的發展現狀,沉浸式領略現代造船技術魅力,引領大學生走近社會、拓展認知、提升能力,為興船報國不斷貢獻青春力量。
江蘇科技大學將積極探索常態化、制度化的“實踐育人”機制,加強活動開展與結果總結相結合的校園社會實踐氛圍,不斷鼓勵同學們在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培養家國情懷,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江蘇科技報2024年9月6日8版頭條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130477/142951/158406-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