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土木水利專碩第四黨支部與鎮江市政務服務中心黨支部聯合開展"數字賦能文博行·校地聯學啟新程"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在鎮江市博物館“文化+科技”沉浸研學,開啟校地協同育人新篇章。
尋根歷史文脈:觸摸近代鎮江的轉型脈搏
在鎮江博物館近代史展廳,黨員們跟隨"百年轉型·江河交匯處的崛起"主題展陳,系統梳理了鎮江自清末開埠以來的發展軌跡。通過百余件珍貴文物與影像檔案,全景式呈現了這座"江河交匯之城"從漕運樞紐到民族工業搖籃,從民國省會到現代港城的四次歷史跨越。特別是以鎮江抗英保衛戰為起點的抗戰史專題講解,通過三維動態沙盤與交互式電子檔案,生動詮釋了"鎮江精神"的歷史傳承。
數見文博新韻:科技賦能文化傳承創新
在"數見蘇韻"數字特展館,5G+AR技術重構的運河實景讓千年文脈躍然眼前。黨員們通過裸眼3D技術"穿越"到清代漕運碼頭,在虛擬場景中見證大運河的文化交融;數字孿生系統實時還原文物修復過程,展現文化遺產保護的科技力量。這種"傳統+數字"的雙向賦能模式,為新時代文化傳承提供了創新樣本。
活動中,雙方黨員還立足鎮江發展戰略,討論鎮江市人才新政"鎮有強匠"工程、"大學生聚鎮"計劃等就業政策。此次校地聯學活動創新構建了"歷史觀照現實、科技賦能文化”學習矩陣。黨支部書記表示,后續將帶領支部黨員定期參加企業走訪、政策宣講、項目實踐等活動,切實將黨建勢能轉化為育人效能,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模式,促進專業教育與產業需求銜接,切實提升學生職業發展競爭力,為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撰稿:王荃 初審:張靜 二審:張馳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