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蘇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江蘇教育報刊總社聯合開展的江蘇省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團隊”評選結果揭曉。我校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長江江豚保護實踐團” 獲評“十佳研究生團隊”,生物技術學院研究生白致遠獲評“十佳研究生”提名獎。
江蘇省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十佳研究生團隊”
“長江江豚保護實踐團”
江蘇科技大學“長江江豚保護實踐團”2016年起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長江大保護”號召,以長江江豚保護為核心,開啟了“守護一江碧水,守望美麗中國”的實踐歷程。

一朝護豚心,七年護豚行
七年來,團隊帶領志愿者編寫教材、建設平臺、廣泛宣傳、舉辦夏令營和冬令營、開展科學考察,進航船、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保護區開展江豚保護科普宣教和科學研究,共開展江豚保護主題活動300余場,足跡覆蓋5省20市,累計行程達10萬公里。團隊于2021年正式注冊成立全國首家大學生江豚保護社會團體——鎮江市京口區江豚保護協會。

團隊負責人葉雷凱和世界上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
團隊曾獲江蘇省“母親河獎”綠色團隊獎、“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銀獎、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生態環境部“清潔美麗青春行”一等獎、“美麗中國,青春行動”江蘇省青少年生態環保創益大賽全省唯一特等獎、江蘇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務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團隊成員赴野外開展長江江豚科學考察
團隊持續增強長江江豚和長江生態保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我國長江江豚、長江生態環境、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不斷添磚加瓦,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2017年至2022年全國大學生江豚保護夏令營全體營員合影
江蘇省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十佳研究生”提名獎
生物技術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白致遠

脫貧、致富、奔小康,白致遠滿懷愛農情懷,服務鄉村振興。白致遠是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專業2020級碩士研究生,他曾作為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廣西平果市開展支教服務工作。他擔任了4個班級每周22課時的教學任務,在服務期間,白致遠始終不忘肩負扶貧任務,他成了平果市當地唯一一名專職資助老師,資助人次達541名,發放金額162500元,交出了資助率100%的圓滿答卷。

白致遠于支教服務地開展學生資助工作
多年來,他帶領“服務蠶桑 共筑絲路”蠶桑科技支農實踐團前往廣西、云南、四川、江蘇等地區開展送技下鄉、科技支農服務,通過“走農村、入農戶、下田頭”等方式了解蠶桑產業現狀,進行蠶桑產業調研,指導蠶農桑園管理,贈送蠶藥,推廣優質蠶種,升級產業技術。

白致遠科技支農助力鄉村振興
如何更好地發揮學校的專業平臺優勢,將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助力鄉村振興,是他一直以來努力奮斗的方向。他依托母校優質的蠶桑種養技術與廣闊的蠶桑種質資源,利用好在中國最大蠶區支邊服務的機會,帶領實踐團奔走于蠶桑基地,用自身所學知識惠及蠶農,將前沿的蠶桑生產技術帶到西部邊陲,助力當地蠶農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他的事跡被多家媒體先后報道多次。

白致遠組織走進蠶繭企業調研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