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23年7月公布的最新統計結果,我校人文社科學院-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科研團隊教師郭炳南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2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其中1篇同時入選“ESI熱點論文”,江蘇科技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該成果表明,我校人文社科學院的科研成果已經形成一定影響。
論文《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high-quality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發表于經濟學領域國際知名刊物《Economic Modelling》(JCR-SSCI1區,IF4.7)。該論文將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設立看作一次準自然實驗,利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實證檢驗了數字經濟發展對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研究表明:數字經濟作為目前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經濟增長質量;而數字經濟主要通過人力資本效應和綠色技術創新效應來促進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數字經濟能夠有效緩解東部地區和大城市的“擁擠效應”,從而在這些地區能更好地發揮大數據試驗區設立的政策效應。該論文為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通過數字經濟的驅動效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
論文《Have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pilot policy improved urban innovation capacity? Evidence from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發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JCR-SCI1區,IF5.8)。該論文基于2006-2020年中國268個城市數據,利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從理論和實證兩個角度分析了碳排放權交易政策對城市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表明,碳排放權交易政策的實施提升了城市創新能力,其對實用新型專利和非省會城市創新能力的促進作用更強。此外,碳排放權交易政策的實施對城市創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存在正向溢出效應,能夠帶動周邊城市創新能力的提升。該論文的研究結論為有效推進碳排放權交易政策、提升城市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據悉,ESI高被引論文是指近10年內發表且被引次數排在相應學科領域全球前1%以內的論文。ESI熱點論文是指近2年內發表且在近2個月內被引次數排在相應學科領域全球前1‰以內的論文。ESI數據為滾動數據,每兩個月更新,每年更新6次。如今,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