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景榮春(1946—2010),中共黨員,原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級一類優秀課程“理論力學”組長,曾獲全國力學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創先爭優先進典型、江蘇省道德模范、鎮江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景榮春同志畢生追隨中國共產黨,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立足本職,教書育人,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至死不渝。他的身上,集中體現了當代教師的嶄新精神風貌和高尚品德。《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日報》等媒體廣泛宣傳他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挑出《數學手冊》錯誤的力學教授
早年,學校的力學和數學同屬于基礎學科系,當時作為數學老師的郭永強,無意中在《江蘇科技大學學報》上發現一篇文章,是關于四次方程求根方面的。他仔細一看,作者叫景榮春。他覺得這篇論文寫得很有見地,在腦海里將學校所有數學老師都想了個遍,也沒有印象有一個叫“景榮春”的老師。
這一疑慮一擱就是十多年。之后,有一年,學校缺乏線性代數老師,便提出讓力學老師暫時承擔一下這門課程。一經提出,景榮春老師爽快地應了,于是便跟郭老師有了交往。
第一次上數學課的景榮春,特意找到郭老師借講義,并且一再聲明,只是借鑒,你放心。郭老師感覺詫異,這個老師真是認真。學期結束后,景老師過來還講義,郭老師才得知,僅僅32學時的一門課,景老師把整本線性代數后面的每道題都做了一遍,講義更是準備了厚厚一本。他瞬間對面前的老師肅然起敬,也就記住了“景榮春”這個名字。
2007 年一個下午,已經重病在身的景榮春因為一個對數用表問題來找已經是數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的郭永強。一進門,他就發現桌子上有一道初中題目,他眼睛一亮,問道:“咦,是初中數學題嗎?”郭老師解釋說這是兒子的題目,難度較大,自己一時沒有思路,便拿到辦公室研究。景老師一聽,更感興趣了。當時就坐下來,拿著題演算起來。結果,一時也沒有找到答案。他很認真地說,帶回去繼續研究。
第二天一大早,景老師就找上門,拿出了三種解題方案。郭老師也發現了三種解題方法,一比對,每個都不一樣。兩個人便相見恨晚般聊起數學。郭老師無意說到當年那篇論文,景老師脫口而出說是十年前。之后,郭老師才得知,景老師經常拿《數學手冊》推導公式,有一次推導四次方程式時發現了問題,便有了那篇論文。一絲慚愧頓時涌上郭老師的心頭,他想,數學老師都是把數學手冊當指南,從未懷疑過。景老師作為力學老師,居然敢于質疑,這需要怎樣一種精神??!
力學符號領域的專家
一般具有理工科常識的人都知道,力學符號必須精準,一個小小的正斜體“毫厘之差”,都會“謬以千里”。景榮春作為力學老師,一直以嚴謹的態度專注于教學領域的每個細節,他常常能用一雙“火眼金睛”發現別人忽略的細微錯誤。
有一年開會,他與原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筑與力學分社社長黃毅有過一次交談,關于力學的符號規范問題,正體、斜體、黑體、白體等,之后他就開始著手研究這個事。這種編輯問題作為高校老師一般不了解,只有出版社才了解。景老師了解后,就開始著手鉆研這個領域。把《量和單位》這本書所有要求都作了研究,還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力學與實踐》上,對很多老師、作者都有參考價值。后來社里的規范都用上了景教授做的東西。省力學學會專門請他去作報告,就力學符號的規范問題進行專題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