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3月2日生物技術學院青靈服務社的志愿者來到潤州區韋崗街道韋崗村,幫助農戶采收、分揀茨菇,并學習大棚草莓、西瓜種植技術,踐行雷鋒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韋崗村委會駐村干部為同學們詳細講解了現階段韋崗村茨菇產業的發展情況,他談到:“茨菇不僅種植難度較小,且種植周期較短,只要達到一定的種植要求,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收獲,畝產可以達到2000斤,每畝純收入4000元左右。”雖然茨菇產業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但現在從事茨菇產業的大多都是留守老人,他希望年輕人也可以留在家鄉,發展茨菇產業,實現生活富裕。

在田間地頭,茨菇養殖大戶為同學們科普了茨菇的種植和采摘過程:茨菇是一種水生植物,等到秋冬季節水干涸了之后,茨菇的地上部分干枯,地下的果實就埋在了污泥之中,所以茨菇收獲的過程和荸薺很相似,都需要在爛泥中一顆顆挖出來,很是辛苦。裹著污泥的茨菇看起來和荸薺幾乎一樣,然而等洗干凈之后,就可以看到它的真身是白色的,果實上面還帶著幾厘米長的芽,芽也可以做成可口的菜肴。

為了將高質量的茨菇運往市場,農戶一般采用人工分揀方式,那些又大又圓的茨菇被定義為“優秀”。在分揀現場,志愿者在阿姨們指導下一起篩選合格的茨菇,并將它們一起裝袋,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


在種植大棚,農戶還給志愿者們普及了草莓、西瓜、香瓜、辣椒等一系列水果、蔬菜育苗和移栽技術。在這里,同學們通過田間地頭的學習,“深讀研究”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技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雷鋒精神崇尚克己奉公、舍己為人、仁者愛人、團結互助等基本價值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進步,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應當始終堅持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以釘“釘子”精神積極幫扶“三農”工作,當好“火車頭”,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讓雷鋒精神在中華大地得到接力與傳承。

 
                
            

